妳一定曾經想過,或被問過 “妳的未來要怎麼辦?做什麼工作” 等等之類的問題,而無論妳對這類的問題有任何的想法,認為無聊,或者是已經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我只希望妳了解一件事,那就是 “重新思考工作對妳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思考妳的工作?
原因很簡單,因為妳的人生除了睡覺和休息之外,其實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和工作有直接的關係;工作會直接關係到妳對自己的自信心,和快樂的程度。
所以嚴格來說,如果妳面對工作是用一種 “能糊口就行” 的態度的話,那也一定會造成 “不盡力也可以“ 的態度。當一個人不會想盡力的時候,她必然也無法得到成就感,也無法感受成長的快樂,無法感到踏實,也就不會快樂。
許多女人把愛情當作所有,許多男人把工作當作一切。但如果妳可以了解工作和愛情都會互相影響的時候,妳其實就可以讓妳的人生更充實且更快樂;換句話說,如果妳在工作中能夠學習突破和自我成長,妳就可以將這份經驗用在愛情裡面;這兩者都是 ”突破自我“。
舉個例,R小姐本來是一位銀行員,這是她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她做了三年,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每天重複過著一樣的日子,雖然想當烹飪老師,但因為害怕收入不穩定,害怕自己煮的不夠好,害怕招不到學生;這些理由雖然不至於讓R小姐 “憂鬱”,但也是因為這些原因,讓R小姐無法成為 ”最快樂的自己“。
當我們用這種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妳的工作和愛情時,其實我們可以發現 “突破” 這件事情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妳必須克服自己害怕的事情,嘗試不習慣的行為,然後給予人事物新的意義。
無論是在愛情或工作裡,妳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能感到充實感的時候,這些時候必然是和 “成長” 有關係,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鑽牛角尖的然後陷入無法解決困擾的情緒,但在另外一部份,我們又能灑脫並客觀的解決問題。
因為社會風氣和女性平等風潮的關係,現在的女性有許多機會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但這時候就會有兩件矛盾的事情出現:
1)如果妳什麼事情都用理性,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那妳就會在愛情中無法釋放出應有的女人味
2)如果妳什麼都用感性去面對,那妳很可能會無法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或判斷出最好的決定
在工作上,妳需要的是比較多的理性與分析,但其實也有需要用感性,這個不習慣就是 “突破” 的部份。舉個例,如果R小姐想換工作,但因為各種”分析“而打消念頭,那她可能一生都只能繼續做著自己沒有很喜歡的工作。所以她需要的就是比較 “不理性” 的衝勁,讓自己學習突破;大部份的人皆是如此,但這並不代表是正確的做法。這就是為什麼妳必須知道什麼時候必須運用自己的理性,什麼時候釋放自己的感性;能夠平衡這兩者的人,就是能夠進步最快的人。
在愛情中,如果妳只用感性將自己融入愛情,那必然很容易無法知道什麼時候該拒絕,什麼時候該用什麼程度去投入,等等。妳想想,妳所認識或交往的每一個男人,其實絕大多數都有不成熟的一部份,有些把這些不成熟隱藏在內心,有些甚至沒察覺然後放縱這份不成熟。
所以身為女人的妳,其實最能做的就是用理性磨練自己的包容心,包容對方不成熟的一部份來影響他,因為男人內心深深知道這些不成熟都來自於他自己的沒安全感;這不但是妳能夠深入他內心最深處的終極手段,往往更是讓妳自己和對方互相珍惜愛情的方法。記得,包容並不是放縱對方,而是 “給予對方成長的空間”。
那工作和包容心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那就是讓身為女人的妳了解男人在工作時的身心狀態,進而的讓妳擁有更正確的同理心。
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工作,那她勢必無法理解為什麼當男人工作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然後無法顧慮到她。如果一個女人不知道工作的重要性,那她更無法用 “工作” 的頭腦去和男人互動。而當妳能夠用工作的頭腦和男人互動時,妳必然就讓自己在更多地方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上,成為更好的輔助角色。
從幫他打電話,接待客人,算時間,整理,找東西,這些都算是輔助的行為。輔助角色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幫他解決問題,而是幫助他擁有能夠解決問題的環境,包括生理,心理,和周遭。但我們先回到尋找自己工作的主題,再來了解男人的這種心理。
妳如何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妳腦中曾有著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的問句,那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妳:妳不可能找得到答案。
原因很簡單,因為用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這個字眼,一般都會變成 “找到一個自己不需要去努力就可以喜歡上且輕鬆的工作”;白話一點,也就是 “自己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氣就ok“ 的工作。
與其用這樣的問法,妳要問自己的是兩個問題:
”真正能夠讓自己感到熱誠,快樂,和滿足的是什麼?“
”如何愛上一份工作?“
只要妳懂得這兩個問題背後的意義,妳就能找到適合妳的工作;這兩個問題就是妳在找尋工作時指南針。
當許多人都在想著什麼才是 “適合“ 自己的時候,卻幾乎沒有人去想過 “適合” 這兩個字的定義是什麼。適合天性?適合能力?適合喜好?適合輕鬆?如果妳無法回答 “我自己的熱誠是什麼?“ 這個問題,那妳就絕對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因為到頭來,妳還是會像亂鎗打鳥一樣找到一個自己根本不知道喜不喜歡的工作。
所以妳必須先了解自己,而不是讓任何人告訴妳,妳該擁有什麼選擇。妳可以用以下的問題問自己問題:
“有哪些事情是,如果我不去做,那在老後的時候一定會後悔?”
“有哪些事情是,別人告訴我不行,但我內心仍有衝動去做?“
”有哪些事情是,如果我做了,我會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有哪些事情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我做的多好,只要去做我就能感到自豪?“
”有哪些事情是,能讓我夠喚起最深處真正的自己?“
我必須要告訴妳的是,所謂的工作並不需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這裡說的工作,是指一種妳可以表達自我的行為方式。用這種的字眼來說,這種自我表達的行為方式,就是藝術。藝術並非指音樂或畫畫;真正的藝術,其實就是一個人在表達自我的過程。
所以銀行員在服務客人的時候是一種藝術,製作音樂是藝術,餐廳的服務生是藝術,大老闆管理人員是一種藝術,炒菜做飯是一種藝術;藝術是一種讓人能夠藉由行為表達自己的方式。
在台灣的社會裡,我們從小並沒有被教育如何表達自己,更沒有被教育 “表達自己” 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因此 “工作” 兩個字往往就合 “賺錢的行為” 畫上等號,因此抹殺了許多台灣真正的奇蹟。但其實這個好處就是,妳可以因了解這個道理而超前大環境。
所以要了解自己和適合的工作,妳必須攏清真正的順序:
第一步:相信自己擁有那份熱誠
第二步:向內挖掘那份熱誠
第三步:找尋表達這份熱誠的管道(也就是工作或興趣)
在這裡用的字眼是 “熱誠”,但妳也可以用 ”快樂“ 或其他字眼取代它。重要的是,妳必須先相信自己擁有這份熱誠才行。許多人有龐大的資源和知識可以幫助自己找尋熱誠,但因為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內心有這份熱誠,所以根本不會有下一步。
妳必須無時無刻銘記在心:相信能夠擁有,永遠比擁有要來的先。這並不是什麼玄妙的法則,這是 “認為自己值不值得” 的問題。
踏出新的一步
當妳相信自己擁有熱誠,無論是小小的興趣,或者目標遠大的野心,甚至持續著同樣的工作,當妳在領悟到 “表達自我“ 這個道理後,其實都算是在算是踏出新的一步,因為妳對工作有了新的領悟。但對於多數人來說其實擁有一份工作並不難,而擁有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卻不是件易事。
首先我想要帶妳先退一步思考為什麼九成以上的人永遠都在工作上止於現狀,毫無進步。答案很簡單,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 “為做而做”,換句話說,多數人在做一件事的背後並沒有很明確的理由為什麼要做那件事;就像一個為了糊口的麵店老闆,和另一個為了看到客人滿足而得到成就感的老闆,兩者必然在做事情的過程會有決定性的不同,最終,他們的業績必然也會直接的反應出來。
所以無論妳想要開自己的店,學新的東西,或是在目前的工作上更上一層樓,這三個決定性的思維能夠讓妳更有效的用工作或興趣表達內心的熱誠:
1)妳必須凡事以給予他人價值為出發點
2)妳必須儘全力,然後超越全力的去做
3)妳必須想著自己持續的理由,而不是聽從他人的短見
妳只要放眼看過去就會知道,絕大多數的人做事情都是以 “得到” 為出發點。例如在臉書上,多數人都是以 “大家快看我!我需要被關心!我的想法需要被理解!” 的心態發文,或者在工作的時候,多數人都以如何得到最多的薪資,環境,舒適,作為考量。甚至在戀愛當中,我們會直覺性的想到自己的不安,自己想要得到的快樂,自己所描繪出的過程;換句話說,這些都是以 “自己” 為出發點的思考模式。
只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做事情,其實很難讓自己真正的得到成長。
當妳只想著自己的事情時,因為目標往往會比較狹窄所以容易受到限制,很難讓自己有真正的機會去死命的努力。可是一旦今天妳是為了他人,那妳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將會不同。就像任何的父母一樣,父母所需要承擔的壓力不單只是她們自己的需要,更要去思考如何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妳在 “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的時候必須盡超過妳自己本身的能力,才能更接近夢想一步。白話來說,在職場上妳越能幫老闆賺錢,妳就越能加薪。妳越充實自己的能力,妳就越能有更多的機會。妳越希望客人滿足,妳就越會得到回報。更何況,知道自己可以幫他人做些什麼的時候,自己也會感到很有自信。但重點是,這種思維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妳必須全力以赴,尤其是在自己的想法上做改變。
當妳做著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的時候,旁人一定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妳,不認同妳的感覺,或者聽不懂妳在說什麼。無論是父母或朋友,妳都會遇到這些阻礙。但其實,真正的阻礙並不是旁人,而是妳自己。
妳要知道,為了擁有一項自己每天早上起來就可以期待的事情,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妳或許有惰性,害怕失敗,害怕成功,膽怯,害怕他人想法;雖然他人和環境可能無法直接的幫助妳,但別忘了,就像許多人在抱怨的22k薪水一樣,這只是個bullshit,是個逃避的藉口。
妳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任何糧食短缺的時代和社會裡。妳擁有完全的自由擁有任何知識,妳有民主的法制讓妳創業,妳可以學習任何想要學習的東西;如果在這種時代裡一個人還認為 “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那妳不覺得,這必然是這個人自己必須改變的地方,而不是環境。
妳想,一個擁有這種深度思想的女性,她會不會和其他過著混沌生活的女性有所分別?當然有。這就是妳可以從自己給予自己最大的快樂和領悟之一,而不是只依靠男人給予妳快樂;這時候,男人給予妳的快樂就可以從 “必需品” 變成 “點綴品”,然後用沒有壓力的方式去享受戀愛。
用心包容+浪漫曖昧=打入男人心中的原子彈
當妳了解了兩件事:
1)男人是個專注的生物
2)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他會需要更專注
妳會發現,任何讓妳感到絲毫心動的男人,必然都有專注的特質,因為這也是陽剛的特質。那當妳了解到男人的這種特質時,妳該如何用這點打入他的內心?這個心理狀態和浪漫又有什麼關連性?
請記得這三個絕招:
1)當他需要忙的時候,就放手讓他去忙,完全不要有一絲的打擾
2)在不干擾他的情況下盡力幫助他完成他的目標
3)等待他主動,並拿捏距離製造曖昧
很多時候女人會認為男人 “不喜歡” 她了,但殊不知男人對於許多大小事情一次只能想一件事。者包括了玩樂的事情也是一樣。妳想像一下,如果男人在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或打電動,這時候妳再去旁邊轉來轉去,他會不會感到厭煩?一定在某種程度上會。但這絕對不是因為他 “討厭妳”,這是男女心理結構上的不同。
那與其用拉扯吵鬧或者刻意冷淡的方式,有沒有什麼其他折衷的方式來達到妳的目的?當然有。妳不過就是希望他能夠更關心妳一點,更將注意放在妳身上一點嘛。
所以就拿打電動的例子來說好了,與其中途去打斷,妳可以做的是把他捧的跟大爺一樣,甚至幫他準備水果點心,再來個肩膀按摩,然後問問他打的怎樣,升了多少級,砍了多少怪。妳想,男人的心理會有呈現出什麼狀態?他一定會想 “這女人被我弄的服服貼貼!幹!老子現在根本就是神!“。
當男人有這種想法後,妳和他之間將會是誰倒向誰?雖然看似妳被他一把抓,但其實他將會無意識的慢慢倒向妳。因為他需要妳。
這時候妳只要說個 “歐哦,我有點累了,你自己先玩吧”,然後走開,男人的心理狀態必然會從最高點跌到谷底,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因為妳完完全全的在無形之中突顯妳身為女人角色的重要性,他會想說自己之所以可以打電動打的這麼爽,必然都是因為妳。相反的,如果妳不斷的制止並不讓他做他想做的事情,那妳就會成為 “阻礙的角色”。哪種角色比較有利,一目瞭然。
這就是為什麼身為女人最強大的武器之一就是用對方的心去感受事物,然後用對方的角度去看事情。因為女性天生有輔助的特質存在,但如果妳把這份特質當作和男人交換條件的“內容”,那妳必然就會受到得失心的影響,無法快樂。
妳或許會想說 “等等,如果我讓他方便,那他不就會變本加厲成隨便?”
有這個想法是人之常情,只是妳忘記了一點,絕大多數女人的 “讓他方便” 最多只是 “默默的什麼都不做”,那他又如何知道妳讓他方便?他最多只會認為那是 ”漠不關心“,但當妳幫助他一起達到他想要得到的目標時,妳的存在感就會飆高,這時候男人的心理就會有 ”無法失去妳“ 的心理狀態。
所以最厲害的就是,當他自己察覺到無法失去妳的時候,他自己會開始說服自己,然後對妳更 ”負責“;這就是操控男人心理最極致的心理手法。
為了妳自己
我必須要再次強調,妳的愛情是人生的一部份,而要得到幸福的愛情,妳必須先學習得到幸福的人生。因此當妳在尋找幸福人生的這條道路上,工作所佔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一塊。
相信在妳身邊的周遭一定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父母親友告訴我該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學校念什麼,我就做什麼“,或者 ”這個比較夯,我做這個吧“;這些聲音不但無法幫助妳找到妳真正適合妳的工作,很多時候更會讓妳迷失自己真正該朝的方向。
所以為了讓妳在工作上更能夠確立自己的信念,我要再給妳兩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幫助妳:
1)儘全力去做好一件事
2)學習和自己對話
口中會說出 ”我找了很久了,我嘗試很多了“ 的人往往最大的通病就是 “沒有做好一件事”,這也是大多數的人在所過的盲目的生活。換句話說就是 “雖然無法找到讓自己完全快樂的事情,但也不會慘到流落街頭”。如果妳停在這種灰色地帶,那妳必然無法得到妳自己心中真正希望獲得的快樂。
有很多事情妳或許會害怕去做和嘗試,所以妳會給自己找很多的藉口;就算妳不承認,妳還是得承認自己內心用這麼一部份。
所以妳必須學習去做好一件事,這是突破自我的不二法門。
當一個人盡全力的時候,她會用到超越自己本身可負荷的能力。而無論這件事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這都不重要,因為她 “做事情” 的能力變高了,所以再有下一個事情的時候,就會非常容易去解決。這個做事情的能力就是 “陽剛” 的力量,也就是妳可以藉由工作可以簡介學習男性思維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妳今天就全力做好妳所希望做的事情和自己的本份,無論是用心對待他人或是任何小事。因為這都是磨練妳 “做事情的能力” 最好且最有幫助的方向。這個 “做事情的能力” 其實就是將成功者從 “平凡” 中區分開來最重要的關鍵。
當妳慢慢的能夠讓自己擁有更高做事情的能力後,妳所需要的就絕對會是 “和自己對話”;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 “Know thyself”,也就是 了解自己。
對於匆忙的每一天,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很少有時間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想要有什麼樣的快樂,甚至嚮往什麼。為了讓妳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和自己對話,妳可以用這個步驟:
1)找個可以讓自己一個人沈澱的地方,聽著舒服的音樂或看美麗的風景
2)將自己所想的,希望的,全部寫下來
3)對於這些妳所希望的事情,踏出一小步就好
第一步和第二步其實有互補的功能,特別是第一步,訣竅就是 “去一些自己不常去的地方“ 還有 ”聽一些或看一些會讓自己勾起很久以前回憶的東西“。
去不常去的地方,像旅遊,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妳把從日常中固有的思緒打亂,然後重新讓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讓自己回想從前的回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 “讓妳可以客觀的看到以前的自己”;當妳知道自己能夠客觀的觀察 “以前的自己” 時,妳也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在這個當下就可以客觀的觀察自己,並成為自己的主人。
在這些過程裡,無論是找尋自己的熱誠,改變方向,或面對害怕不敢嘗試的事情,妳所需要的地方,妳所需要的程度一定和別人不同。這就是為什麼 “自我成長” 的程度將會和 “自信“ 成正比,因為很多時候妳必須相信自己,才能成長;更精確的說,妳必須相信自己,才能有成長的餘地。
希望妳能夠在往後的日子裡用這些重要的心理建設和概念去選擇妳的工作;很多時候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是一念之間,而這些想法都必須是事前就必須灌溉。以上的概念,我希望妳不時的拿出來檢測,驗證,然後去應用,那相信這必然對妳往後的人生有莫大的幫助。